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新闻首页>>科学研究

字体:【小】【中】【大】打印:

我校承办的“第三十五届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年会暨国际可靠性学术论坛”隆重举行

日期:2022年12月26日 09:35作者: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来源: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点击率:

12月24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三十五届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年会暨国际可靠性学术论坛在渝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采用线上方式召开。会议以“力促‘筑基·倍增’可靠性为中国制造品牌形象护航”为主题,共同探讨可靠性应用的技术路线、实现方法、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役中可靠性技术学术理论等。针对大会主题,本次会议邀请了李培根院士、谭建荣院士等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参会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可靠性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开幕式由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院长赵树恩教授主持,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教授致欢迎词,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国龙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理事长陈文华教授,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许志鹏先生致开幕辞。开幕式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学报等机构的自媒体端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4万人次。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教授介绍道,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积极围绕高端交通装备系统集成及可靠性提升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密切合作,致力于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和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未来,学校还将持续加大对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的投入,切实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机械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上,未来仍需重点进行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不断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本次会议恰逢其时,有利于以可靠性思想方法,促进数字智能时代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

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国龙教授表示,当前,我国机械行业的多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质量与可靠性,系统可靠性更是优化设计实现的前提和保障,是当前学术界和机械行业的核心技术。他深信,通过本次大会搭建的前瞻性、战略性与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各位代表将满载而归。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理事长陈文华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共邀请了12位国内有关的院士、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参会人士共同探讨可靠性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会议将组织专家从参会稿件中选出优秀论文作为本次会议的优秀论文颁发证书,高质量论文还将被推荐参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优秀论文评选。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许志鹏表示,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把机械行业的技术创新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启动了高端装备等重大专项,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布局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攻关项目,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他希望未来各位专家能够加入到重庆的机械装备的科技创新工作中来,多多支持重庆机械装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开幕式之后是大会报告环节,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作了题为《数字孪生与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分享了数字孪生技术对于智能制造、绿色节能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李培根院士看来,新一代制造的最大特点是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的关键在于和物理生命体的“共生”,全生命周期内数字孪生体是和物理实体联系在一起的。数字孪生模型的信息包括几何、物理、环境、过程。数据可看作物理生命体的“血液”,数据及智能赋予物理实体以“生命”,而数字孪生是智能装备的“灵魂”。

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作了题为《数字设计与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他认为数字孪生是指物理空间中的对象在虚拟空间中的数字模型,该模型通过传感器随时获取真实物体的数据,并随之一起演变、成熟甚至衰老,是建模仿真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新发展之一。数字孪生将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结合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数字孪生的应用空间正不断扩展,但在运用中要注意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天津大学王国彪教授作了题为《机械可靠性基础研究的认识与体会》的报告,系统介绍了机械可靠性学科研究进展,并结合基金资助的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细致梳理分析了机械可靠性学科相关的基金项目申报与资助情况。

张际良工程师作了题为《电动汽车充电站可靠性》的报告,他指出电动汽车作为当前国内研究热点,与其密切相关的充电站的安全可靠性也不容忽视,它对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运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黄洪钟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可靠性工程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复杂系统(产品)可靠性的难点与热点问题》的报告,他介绍了智能制造装备的组成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智能制造装备可靠性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林京教授作了题为《机器学与信息学的融合:从机械故障诊断到设备智能运维》的报告,他从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讲起,指出信息技术的引入对机械故障诊断的推动作用,并对信息融合方式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深入阐述。

西安交通大学雷亚国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驱动的机械装备剩余寿命预测》的报告,介绍了团队在剩余寿命预测方向的最新成果,并展示了研发的智能运维系统在核心零部件生产线、风电、地铁、工业机器人等安全运维中的工程应用情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马同玲研究员作了题为《预冷组合动力结构可靠性技术发展方向》的报告,围绕预冷组合动力高可靠性、可重复使用等应用需求,探讨了预冷组合动力结构可靠性技术发展方向。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LIU Zheng教授作了题为《Digital Twin for Predictive Maintenance: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的报告,他指出数字孪生模型使用实时感官数据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能预测系统未来的响应指标。

吉林大学杨兆军教授作了题为《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研究进展与实施成效》的报告,介绍了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对机床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布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技术发展和行业对可靠性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展望。

湖南大学刘杰教授作了题为《面向结构服役可靠性的动态载荷识别与精细化设计》的报告,介绍了面向装备可靠性设计的机械结构计算反求理论及高精度建模方法、结构动态空间分布载荷识别方法和结构混合不确定性多层级传播分析与载荷精细化设计方法。

我校陈仁祥教授作了题为《空间滚动轴承寿命状态振动谱表征与智能评估》的报告,围绕空间滚动轴承高可靠、长寿命重大需求,介绍了寿命状态振动谱表征原理、寿命状态智能评估方法及研究进展。

会议最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谢里阳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届学术年会是一场多学科思想交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质量学术交流盛会,会议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值得赞许。

据悉,可靠性工程分会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专业分会之一。由该分会主办的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是该领域规模大、规格高、覆盖学科广的学术盛会,迄今已成功举办34届,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重庆交通大学是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其机械工程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多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以支撑区域交通装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区域制造业发展为中心,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整合资源配置,强化优势特色,学科特色生态不断改善,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技术、高性能传动部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外媒报道: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056315714756190208/web/content_1056315714756190208.html

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10&id=1327521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12/d1562d0440534687985cc0c4f1d035b9.shtml

分享:

编辑:刘玉峰

审核人:徐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