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21日,学校在明德楼国际会议室先后两次召开智慧城市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思路研讨会。
应邀参加19日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长江学者、西南交通大学朱庆教授,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重庆地理学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杨庆媛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蒋中贵总工程师,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部城市大脑首席架构师史大治。
应邀参加21日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郭仁忠教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纪平研究员,重庆大学孙棣华教授,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吴国雄教授,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周涛副院长,重庆高新城市运营有限公司监事会周龙主席。学校内设机构组建专项工作组成员屠书荣、王多银,智慧城市学院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两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周建庭主持,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开展。
周建庭副校长代表重庆交通大学致欢迎辞,介绍参会专家领导,并深切盼望各位专家领导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智慧城市学院院长蔡晓禹教授向与会专家汇报了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思路,各位专家领导对发展思路提出了意见建议。
李德仁院士对学院的五个学科方向表示了肯定。他指出,在学院建设中,应以城市功能及作用为导向,以城市的生产、建设、生活职能为导向,培养以促产、利民为导向的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学院要以城市为基座,以数字孪生为核心,通过对城市交通流、物流等“数据流”开展研究,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构建城市“大脑”。
郭仁忠院士对学院发展定位、方向和思路充分肯定,指出目前国家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和“双碳”背景,对比国内外其他知名高校,学院针对“山地城市”这一对象把握精准。现阶段跨专业的精通型人才相当缺乏,要广泛融合多学科核心主干,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合理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朱庆教授表示,人才是首要问题,要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以此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依托现有优势学科办院,高规格定位,将学院和研究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科交叉融合人才。
刘纪平研究员针对五大重点研究领域,提出要加强数据融合、注重对人的服务考量、细化管养城市生命线的范围。测绘专业方面增加人工智能方向,加强与已有的地理、规划等方向的系统化建设。
李必军教授指出,学院的建设应该从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三个任务出发。以城市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人工智能明确方向,引进优秀人才,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学院才能可持续发展。
孙棣华教授认为,学院定位为研究型学院,既要注重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技术,又要依托学校的传统学科优势,更要注重考虑多学科在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在对学生培养上,平衡好信息和交通等专业课程的同时,通过分流的方式培养广对口、专精尖的优秀学生。
杨庆媛教授提出,要重视合作共建的基础,充分借用兄弟院校资源,以需求为导向,总结宏观目标,列举考核指标,凝练学科构架。
吴国雄校长建议,在当下起步阶段,结合“研究为主型学院”长远目标,要打好教学人才培养基础,积极扩充师资力量,专业与学科建设以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方向确定招生,这是学院的生存之本。
蒋中贵总工程师强调,学院建设过程中,要抓牢学科建设和必威客服app最新版本,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顺应国家发展趋势,培养优质人才。
周涛副院长指出,学院的建设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积极与重庆市的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城市运营管理部门以及城市大数据发展应用部门等开展深入合作,合力打造一个面向重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高端智库。
周龙主席提议,希望学院深化与政府的合作基础,积极在“双基共建”与“双智共建”的背景下融合学科设置,将数据基础转为成果,推动地方政府、市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他表示,期待与学院积极开展学生培养、基地实训方面的合作交流,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培育更多综合型人才。
史大治先生从城市资源角度提出建议,他表示智慧城市学院应体现出“智慧”,重视数字化运用,开展前瞻性、实时性的数据分析研究,利用云计算挖掘城市数据特征,对城市资源进行有效分类。
周建庭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各位专家领导表示诚挚谢意。周建庭指出,通过两次会议,各位专家提出的关于人才培养、人才团队引进、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建议对智慧城市学院的建设发展大有裨益,针对专家领导提出的多方面意见展开深入讨论,充分研究,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好学院未来发展。同时要求学院后续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现有基础,问题导向、需求引领,着力布局谋划好前瞻性学科专业方向;二是根据国家和重庆市的需求,着力构建好多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政产学研互动,着力建设重庆市智慧城市研究院;四是着力做好当前工作,包括科学确定2022师资队伍人才引进计划、招生计划、加强基础条件建设、狠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