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在渝举行
7月24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决赛在重庆交通大学开幕。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170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共184件作品入围决赛。大赛以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有利于新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是由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参赛高校最多、参与学生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顶级赛事。
本届大赛以“共享出行、智创未来”为主题,参赛队伍分为九个竞赛组,包括: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水路运输与工程、航海技术、道路运输与工程、铁路运输与工程、航空运输与工程等组别,覆盖“水、路、空、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有以共享出行为主题的主题竞赛;今年还首次新增了独立的研究生赛道,使赛事参与群体覆盖更加全面。
在初赛阶段,全国大学生共提交了1130件作品,经线上函评共184件作品入围决赛。受疫情影响,决赛采用“线下答辩+线上参与”的方式,每支队伍由两位同学在线下展示和答辩,三位同学在线上答辩。
“比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大,尤其对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张星臣介绍,大赛以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为载体,参赛作品中有的是实物,有的是模型,有的是软件,有的是策略或论文。学生们都非常重视这个比赛,会做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有的甚至准备两三年,有的则是通过团队跟随老师做科研项目来完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协作精神,也有利于搭建全国高校共研共商交通未来新发展的交流平台。
https://wap.cqrb.cn/detail?classId=10&id=772546
重庆卫视:“脑洞大开”高校交通运输顶尖赛事来渝
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是相关领域的一项顶级赛事。今年,这项比赛由重庆交通大学承办,参赛高校和作品的数量都达到历届最高,涌现了不少“脑洞大开”的科技创新作品。
立体停车设施,在城市中并不不少见。按照普遍的方式,至少需要两部分设备,先提升再平移。因此,在存取车高峰时期,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等待。针对这一痛点,重庆交通大学的同学们想出了新的办法,来提高停车效率。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大三学生张永介绍说,通过一个智能单体托盘,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出入库操作,还可以做到连续式进车,可以有效地使用户的等待时间,减少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公交车上的爱心专用座位,有时会被不自觉的人占用。这种状况是否能用智能科技来解决呢?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创新团队设计了智能可折叠座椅,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提升舒适度。“座椅是通过智能刷卡,来识别解锁的,能有效地防止爱心座椅被霸占的问题,它还增加了协助起身的装置。”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张洁告诉第1眼记者。
第1眼记者了解到,包括这两件作品在内,此次总共有31件作品获得一等奖,55件获得二等奖,82件获得三等奖。据介绍,围绕“共享出行、智创未来”这一主题,170所高校的同学今年提交了1130件作品,覆盖“水、路、空、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表示,“学生们的创意充分地运用其所学,观察我们的交通所涉及的问题,以及里面的科学技术,相信对未来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新华网: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落幕
“交通科技创新,智赋美好未来。”7月25日,由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主办,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重庆交通大学承办的“智联友道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在重庆交通大学落下帷幕。经过角逐,来自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的31支队伍获得一等奖。
为获得一等奖的学校或团队颁奖。
本届大赛以“共享出行、智创未来”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170所高校的1130件学生作品,其中184件作品入围大赛现场决赛,参赛团队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和交通运输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考、创新设计、创新研究,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手段与交通运输需求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出行创新平台,服务交通运输的创新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对参赛作品点评道,本次大赛首次增设研究生赛道,共有168件研究生作品参赛,占作品总数的15%,作品精彩纷呈,优秀成果丰硕,具有面向问题与需求、丰富奇特又新颖的创意创新、学科交叉与融合、教学相长与培养等方面的特点。杨晓光提出,各高校之间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交流创新的平台,仰望天空、脚踏实地,培养面向未来时代所需的人才。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会长、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卫民致辞。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这是一个让我们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主题。”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会长、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卫民指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的准备和必胜的信心,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持之以恒不懈奋斗,在高科技领域形成高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星臣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星臣表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关键期,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搭建开放、广泛、创新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应进一步扩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的范围,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蒋云芳讲话。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蒋云芳指出,本届大赛的举办,为各高校在交通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交流、成果互鉴搭建了平台,为推动全市综合运输、智慧交通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创设了机会,同时为青年学子展现专业风采与创新思维提供了舞台,具有多元化的积极意义,并希望学校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重庆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讲话。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表示,比赛中同学们用智慧和才华突破种种技术难题,展现了交通学子的创新风采。作为未来的交通科技工作者,青年学子要深刻认识到交通强国建设不只是破解各种技术难题,建造一座座交通领域的超级工程,更要深入思考交通与城市、交通与社会、交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技术创新、系统规划使未来交通变得更加安全、绿色、智慧和人性化,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守护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
http://www.cq.xinhuanet.com/2021-07/26/c_1127695645.htm
华龙网: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在渝举行1130件作品参赛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26日9时40分讯(黄琴)交通科技创新,智赋美好未来。24日,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举行。据了解,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是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大赛的宗旨是“科学、创新、协同”。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由重庆交通大学承办。本届大赛以“共享出行、智创未来”为主题,全国交通学子围绕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和交通运输行业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考、创新设计、创新研究,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手段与交通运输需求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出行创新平台,服务交通运输高创新发展,共呈现1130件创新作品。
比赛现场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170所高校参与1130件作品参赛
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为期两天,面向综合运输体系分类设置交通工程与综合交通、航海技术、道路运输与工程、水路运输与工等综合运输、共享出行主题竞赛等7个类别。大赛吸引170所高校参与,申报项目从将近700项扩大到1130项,创历史最大规模。
比赛答辩现场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据交通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卫民介绍,交通运输科技大赛覆盖“水、路、空、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教育、交通、人才为一体,以高质量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本次比赛打好学生专业基础,发展交通科技,助力交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促进交通教育水平提高。希望未来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吸引更多的高校、更多的学生参与,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比赛答辩现场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在为期两天的比赛中,共产生184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1个,二等奖55个,三等奖82个,优胜奖16个。
首次增加研究生赛道作品占总数15%
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以“科学、创新、协同”为宗旨,以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首次增设研究生赛道,共有168件研究生作品参赛,占作品总数的15%。重庆交通大学的于楠晶是首次参加交通运输科技大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她和她的团队带来的《可折叠式三体智能无人船》参赛作品,针对沿海复杂水域通航条件与巡航赴险需求,设计可折叠式甲板及伸缩片体,以胜任水文信息采集、海事监管、抢险救援、海洋牧场管控等多种水上作业。“通过参加此次比赛,我学到了很多,增长了见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给了我一个动力去更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谈及参加比赛的收获,于楠晶说道。
可折叠式三体智能无人船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旨在创造平台与桥梁导向学生不断地创新思考问题,希望通过比赛的引领与导向作用,使学生从知识变为‘知识+能力’,最后实现创新思维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谈及首次增设研究生赛道,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星臣表示,当前,交通运输科技大赛在交通主题上越来越升华,与时俱进增加新兴科目,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促进教育发展新改革。
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21-07/26/content_5162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