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民歌传唱课程的师生代表们,走进巴南区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开启了一场“川渝文化+非遗传承”美育研学课程实践活动。木洞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秦萩玥老师由浅入深地讲述木洞山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表现形式等知识。
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民歌传唱课程的师生代表们在巴南区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开展研学活动
木洞山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最具代表性的高腔山歌、禾籁、盘歌等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学生,展现木洞非遗文化的魅力?秦萩玥老师和西南民歌传唱课程团队负责人刘璇老师、学生代表们做了详细的交流,同时就木洞山歌如何融入现代教育、如何创新山歌传承模式以及如何开展相关美育实践活动做了深入探讨。
据介绍,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民歌传唱课程是校级精品美育课程。该课程囊括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民歌鉴赏与实践,融入当地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和风土人情等内容,在提高学生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在民歌理论学习和演唱实践的基础上,把握民歌体裁特点和地域风格,掌握练“声”技术为本,练“韵”艺术为主,引导技术与艺术并重,提升“双术”能力。让学生在民歌鉴赏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致力于提升美育浸润成效、培养学生丰厚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