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科技带动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的航空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全市敏捷绿色长航时无人机、抢险救灾直升机、医疗救援担架等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化发展?1月22日,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建庭教授提出了他的建议。
▲周建庭。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周建庭介绍,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属于新兴特色产业。预计至2025年,全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市场规模将达6300亿元,年均增速约13.6%,该产业也有望成为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特色产业发力点。
“但是,目前我市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经过调研,周建庭发现,一方面,我市应急救援装备产业起步晚,水平难以满足应急救援需求;另一方面,我市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链发展还不完善,不能适应产业布局需求。此外,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人才规模偏小,“重庆目前各级各类应急救援装备产业人才和救援专业人员共约4.5万人。但其装备研发人才和救援专业人员偏向于以地面和水面救援装备为主,对航空救援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布局和投入不足。”
周建庭建议:提升我市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创新能力,攻克应急救援航空器集成与制造技术。结合我市安全应急领域需求、短板或关键技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航空应急装备研发专项或技术攻关工程。同时,依托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开展技术攻关。例如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已形成“绿色航空飞行器+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绿色航空材料制造”的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平台,多项装备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他还建议,加速我市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链发展,推进航空立体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升级。重点围绕我市航空救援装备产业龙头企业、“独角兽”等企业开展精准招投联动,以资本纽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吸引更多资金、企业落户我市。
汇聚激活人才,对提升航空应急救援科技水平也至关重要。周建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院士、集团级技术专家和青年技术骨干为代表的技术人才梯队,积极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和团队来渝落户;加强对我市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维修维护人员的培训培养,加强基层应急救援人员对航空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