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群年轻人进驻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桂花村,项目对接、建筑测绘、入户调查,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忙碌在田间地头的青年师生,就是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设计下乡志愿者团队”,他们正以手中之笔描绘着新时代的乡村画卷。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通过政校地企多方合作,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市先后创建了三批共56个传统村落国际研习基地,开辟出建筑类专业实践育人“新场域”。广大学子来到田畴沃野间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同时又将研学成果源源不断地反哺乡村建设与发展。一个个“行走的课堂”见证了青年学子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也回答了“如何立德树人”“如何高阶育人”和“如何反哺乡村”这三个关键命题。
亲历体验,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如何立德树人?传统村落国际研习基地的“在地化”教学使师生共同下沉乡村、扎根乡土、亲历乡情,在获得更深层次情感与价值唤醒的同时,也真正从乡村振兴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体验式教学与具身认知更加符合学情实际,避免了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两张皮”现象,使课程思政得以落地落实。
在酉阳山羊古寨,学生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期末集中实践等方式深度参与渐进式保护规划,树立起久久为功的理想信念,也在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学学生共学共研的过程中,促进了中国建筑文化和乡土文化的交流;在荣昌刘骥村,走一趟红色文旅之路是研习基地的“保留项目”,师生通过实地探访铜鼓山英烈园、革命体验游径、烈士纪念碑等景点,不知不觉间将红色精神深植于内心;在江津中山古镇,学生通过参与编制保护性修缮方案,理解了乡村精神文化的隐形价值,也被山地滨水场镇的风貌特色和千年古镇的巴渝风情所深深感染,历史文化的沁润最终内化成为设计养分。
进阶训练,人才培养走深走实
如何高阶育人?传统的建筑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到点打卡”“走马观花”“观光旅游”等痛点和教学浅层化的难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坚持“产出导向”理念,在保持国家传统村落评价标准和专业实践教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打通建筑类专业边界,建立起泛学科的育人视角和“基石—柱石—顶石”三层进阶实践训练体系。
通过对传统村落资源调查评价、保护发展规划、建筑修缮更新、生态景观提升、非遗文化传承的全过程研习和进阶式训练,学生由文入理、技艺并重,全面掌握乡村营建全流程。通过实施OLISE(目标确立—问题导入—交互学习—总结提升—评估考核)教学流程,满足对建筑类专业学生“调查—分析—规划—设计—建构—评价”等高阶能力的培养要求,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深度“沉下去”,难度“提上来”。
成果反哺,乡村发展见行见效
如何反哺乡村?在开展研习活动的过程中,师生通过田野调查、入户访谈、民居测绘等方式帮助酉阳酉水河镇恐虎溪村等村庄摸清家底,获得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认定。同时将研习基地在旅游开发、民居改造、品牌文创等方面的需求与实践教学活动耦合,实现了专业教学研创回馈传统村落建设和文化传承的赋能增值。
在有“长江入渝第一岛”美誉的江津中坝岛,师生以两山理论为指引,秉承“既要保护到底,也要发展到位”的理念,编制了环境认知报告和绿色发展规划,帮助中坝岛还原“百年农耕原乡”的乡村盛景;在永川仙龙镇,师生充分发挥在乡村人居环境领域的专业优势,创作主题艺术墙绘总计1300余平方米,高效完成了“永川区首届油菜花节”的项目策划及实施工作;在万盛绿水村,师生在深入解析自然景观资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文历史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以“菌菇”为原型的视觉形象系统及系列文创产品,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深化政校地企多方合作、创建传统村落国际研习基地,建筑类专业实践育人有了新的打开方式,高校与乡村之间也真正实现了双向赋能、共荣发展。”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董莉莉表示,学院将继续优化研习基地多方共建模式、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带动师生投身乡建,以设计唤醒乡村之美、点燃乡村之智、激活乡村之力,为西南地区乡村居民的幸福生活赋能添彩。(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宏)
光明日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e5215e404eb644bcb5d6372b0d10e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