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首个工作日,市领导兵分13路实地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节后建设生产情况,传递出昂扬奋进、真抓实干,开新局谋新篇的强烈信号。砥砺奋进正当时,全力奋战“开门红”。为展现全市各行各业努力争先、共促发展的精气神,重庆日报采写了一组“对话‘建党精神’系列报道”中的在岗人物,包括村支书、科学家、企业家、劳模、社区干部,他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进虎年新春,展现出全市各行各业努力争先开新局的十足干劲。我校副校长周建庭作为科学家代表接受了采访。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
提前20天到岗每天10多个小时忙科研
今年春季,重庆交通大学教职工到岗时间是2月24日。2月4日,农历大年初四,离上班还有20天,副校长周建庭就开始到办公室、实验室工作。
“早上7点45分到校,晚上10点过下班,感觉时间还是不够用。”2月4日这天,正好是立春。周建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年就应该有个好的奋斗姿态。
周建庭是桥梁领域的知名专家,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桥梁病害诊断与性能提升团队负责人。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团队已有30多位科研人员陆续到岗,紧锣密鼓开展科研攻关。
与国家相关部委、市级有关部门对接项目,与分管的三个处室、四个学院、三个国家级平台等有关负责人视频会商,到实验室解决棘手的技术难题……上班后,周建庭每天连轴转。
事实上,从今年元旦以来,周建庭和他的团队的脚步都未曾停下:
团队负责施工监控的世界上最大跨度(主跨488米)轨道专用桥——南纪门大桥顺利合龙;
世界最大跨拱桥的1∶10的模型(模型主跨60米)试验,已完成材料灌浇实验;
完成了9片模型拱的全过程破坏试验,结合5至7座世界级拱桥的重大工程实践,有望在今年内实现特大跨拱桥承载力计算方法上的新发展,推动拱桥在安全性、经济性和跨越能力上的新突破;桥梁内在病害试验取得新发现;
……
去年,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让团队的100多名科研人员感到振奋:5座世界级拱桥和轨道桥的技术难题被相继攻克;两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团队5名成员入选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公路青年科技奖,周建庭本人入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同时还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周建庭喜欢自称为“桥梁医生”,专治桥梁的各种“疑难杂症”。“从医”多年,全国15个省市,2000多座病害桥梁经他“妙手回春”。
他说,今年,团队将苦干实干,力争在桥梁内在病害研发、大跨拱桥建造技术、桥梁性能高效提升等方面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在标准制定、智能控制技术运用、桥梁性能提升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全力攻克桥梁结构内部病害“无创”诊断技术难题。
在紧张工作之余,周建庭坚持踢球、打乒乓球,让自己体能充沛、精神饱满。他说,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我市也特别重视科技创新,还专门召开市委全会部署相关工作,“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赶上了好时代,很有干劲、很有奔头。作为一名党员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奋发有为,把总书记提出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肩上的职责和使命。”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周建庭借用马克思的话,表达刻苦攻关、努力拼搏、勇攀科技高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