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我们每个人在求学道路上,都会遇到心目中的恩师,成为我们的人生领路人,激励我们奋进,对生活充满热爱。在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邀请部分交通运输院校教师,讲述恩师教诲、师德传承,展示交通运输院校广大教师爱党爱国、仁爱奉献的精神风貌,致敬教师节。
周建庭(右二)带领学生学习桥梁知识。
老师的家国情怀激励我勇攀高峰
讲述对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
讲述人: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张洪
我的博士生导师周建庭教授,在桥梁诊断与加固领域大名鼎鼎。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十余种桥梁检测、诊断和加固创新理论和技术,出版了11部学术专著,获得了6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荣获了3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师从周建庭,机缘是我看到了网络视频采访。“就像人生病了会找医生看病治疗一样,桥梁也会‘生病’,我们要及时有效地找到桥梁的‘病症’,开出对应的‘处方’,延长桥梁的服役寿命……”周老师这番话,引发了我对桥梁的浓厚兴趣:我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学的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用所学计算机技术正好可以给桥梁“看病”。2012年,我考上了周老师的博士生,成为他培养的200多名博士、硕士中的一员。
进入周老师的研究团队后,我听到一个革命老区大桥的故事,让我感动至今。
四川省平昌县是革命老区,秧田沟大桥是当地一座主跨70米的悬链线空腹式石拱桥。2005年,这座大桥的主拱轴线严重变形,桥梁检测机构鉴定之后建议拆除重建。这可把当地政府难倒了:如果重建,不仅会影响当地的公路工程改建进度,中断交通还会造成6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这对当时的贫困县平昌县来说,是一大笔资金。
拆还是不拆?正在平昌县政府一筹莫展时,周老师主动请缨,带领课题组承担了秧田沟大桥整治工程,提出了5项综合加固整治技术。2006年4月,秧田沟大桥竣工通车。经检测,加固后的大桥完全满足荷载营运要求。此后,周老师还带领团队为平昌县加固了5座危桥,节约上千万元资金。
“我国有100多万座桥梁,维护好、修缮好这些桥梁,就是为国家节约资金。我们要把个人事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为我国桥梁安全保驾护航。”周老师的耳提面命,我始终铭记于心。
周老师是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也是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繁忙,每天“待机时间”很长。但无论晚上加班多晚,他都会在第二天7点半准时到达办公室工作。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周末,经常在办公室、实验室穿梭,在全国各个桥梁专题会议中忙碌。即使在机场候机,他也会处理工作。
多年来,周老师带领团队以“持续努力推动我国桥梁安全监测、评价技术走向国际前沿”为目标,勇攀高峰、不断探索,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我们也跟随他,持续攻关桥梁科学技术难题,为我国桥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