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我校承办的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共7名院士做主题报告,12名航空领域专家教授分别做专题报告,共计150余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吸引了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新华网、中新社、上游网、华龙网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共刊发各类新闻稿件8件,后续重庆日报、新华网、华龙网还将以整版和专题网页的形式,展现此次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
重庆日报:重庆发展航空产业恰逢其时
本报讯(记者李星婷)11月9日,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在渝举行。论坛以“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为主题,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共7名院士做主题报告,12名航空领域专家教授分别做专题报告,共计150余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认为,重庆发展航空产业恰逢其时。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出席了论坛并致辞。他表示,当前,重庆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坚持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选择,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两江新区是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依托两江航空航天产业园,航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重庆扩大开放排头兵。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将进一步为两江新区及重庆航空产业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
论坛上,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由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建,位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由中科院院士李应红、欧阳明高、郭万林等领衔的团队支撑,汇聚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团队将致力于绿色航空领域创新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突破航空领域的核心技术。
论坛还举行了“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发起仪式”,联盟由高校、企业、研究院等共同组成,致力于搭建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科研合作平台,以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产业为依托,逐步建全绿色航空全产业链并持续发展,形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具有技术和产业权威的联盟实体。
该论坛10日继续举行。
专家观点》》
对接绿色航空产业新机遇重庆该怎样引才育才
在11月9日举行的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上,部分院士、专家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的采访,就重庆发展绿色航空产业和相关人才的引进、培养提出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绿色环保通航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交通强国发展纲要》,这代表着通用航空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全球航空运输量的迅猛增长,航空业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全球航空业每年排放5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人类产生二氧化碳总量的2%到3%。因此,采用传统燃油动力的通航飞机将逐步退出市场,绿色环保通航将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清洁能源电动通航飞机必将取代传统燃油动力通航飞机,绿色智慧通用航空产业必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比如清洁能源电动通航飞机的优势就是采用氢燃料电池,氢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绿色环保、安全可靠。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重庆举行英才大会可以吸引全世界人才聚集在此,创造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
重庆独特的山形地貌可发展智能化小飞机
重庆在航空航天领域可以大踏步地往前走,在技术力量层面上作引领性的工作。重庆有独特的山形地貌,可发展智能化通用小型飞机。
人才引进要适合重庆的发展,适应重庆的“水土”。引进人才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自己培养。各地都应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除了专业培养外,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为航空事业奉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
集中全国的优势力量形成联盟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且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因此,重庆将航空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恰逢其时,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提升,其对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都有引领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引领、构筑下一代产业发展的使命感,引领未来的方向。重庆绿色航空产业要在世界上取得一定地位,仅仅靠少数高校不够,一定要集中全国的优势力量,形成政产学研联盟。
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
人才培养要注重各个层面
重庆在发展绿色航空产业方面有非常好的基础。2018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完成飞机起降30万架次,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14.7万吨,位居西部第一位。目前通用航空处于快速发展机遇期,要从飞机的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方面,把绿色航空的理念灌输进去。
在引进人才方面,待遇是基础,其次是事业平台。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就是是很好的平台,可以吸引很多优秀的人才汇聚于此。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国开设有航空院系的高校超过了50家,重庆高校也做得不错。但人才培养除了注重中高端人才外,同时也要加大空乘、维修、驾驶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产业需要。(记者李星婷)
http://m.cqrb.cn/cqrb/2019-11/10/006/content_165127.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重庆科技报报道
中新网:重庆揭牌成立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中新网重庆11月9日电(记者钟旖)由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建的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简称“绿航研院”)9日在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致力于中国绿色航空领域创新性、引领性和颠覆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突破航空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绿色航空主要指使用电能和清洁燃料的节能、减排、低噪声飞行,其技术主要包括使用电能和清洁燃料的动力系统技术、飞行器技术及相关材料及智能制造技术等,使飞行器大幅度降低油耗(碳排放量)、氮排放量以及产生更低的噪声污染。
绿航研院在国内首次提出“军民融合型”绿色航空系统性科技和产业发展,将以创新驱动与市场牵引相结合,注重探索军民融合机制创新、绿色航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
据介绍,绿航研院是科研创新型事业单位,位于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占地300亩,首期投资10亿元人民币。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在绿航研院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先进飞行器技术研究所、先进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系统研究所、先进绿色航空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所等三个专业研究所,重点培育八个核心技术,并筹划在重庆建设“两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极端条件服役安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在致辞时说,进入21世纪以来,航空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态挑战,发展以清洁能源、减少污染、低噪声飞行为内涵的绿色航空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以“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为主题,旨在交流以航空动力、先进材料制造等为代表的绿色航空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航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传播绿色航空科技理念,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论坛现场还举行了“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发起仪式”。联盟发起单位代表、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称,该联盟将致力搭建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科研合作平台,积极推动绿色航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终实现产、学、研三方推动绿色航空产业发展。以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产业为依托,逐步建全绿色航空全产业链并持续发展,形成有影响力、具有技术和产业权威的联盟实体。
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9003053&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
上游新闻网: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开幕一个研究院正式揭牌
作为2019重庆英才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9日下午,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正式开幕。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航空工程技术研究院,助推重庆航空产业快速高质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邀请到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围绕“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主题和“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专题以主题报告、专题学术报告等形式,探讨绿色航空科技如何推动航空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并发起成立“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
该研究院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共建,是科研创新型事业单位,位于重庆两江新区协同创新区,占地300亩,首期投资10亿元。
研究院由中科院李应红院士和欧阳明高院士、郭万林院士等领衔的团队支撑,技术团队汇聚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研究院定位于发展军民融合绿色航空技术,以创新驱动与市场牵引相结合,做强“绿色航空”主业和为“两机”服务的特色,建成国内一流的绿色航空工程技术研究院。
“成立绿色航空研究院是顺应全球航空发展趋势,通过着力构建航空高端人才集聚基地、绿色航空技术创新基地,助力全球航空产业发展。”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说。
“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则致力于搭建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科研合作平台,积极推动绿色航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终将实现产、学、研三方共同推动绿色航空产业的发展。以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产业为依托,逐步建全绿色航空全产业链并持续发展,形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具有技术和产业权威的联盟实体。
在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看来,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拥有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交通设施,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两江航空产业园正在大力推进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初步形成通航产业“制造+运营+服务”、运输航空业动力“整机+零部件”、新型复合金属材料“研发+制造+供应链”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院士说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交通强国使通航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11月9日下午,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正式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做了首场主题报告。在他看来,《交通强国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发布,使通航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而绿色环保通航是世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用航空已列入“纲要”
“9月14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交通强国发展纲要》,这代表着通用航空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主题报告一开场,刘大响院士就直接“点题”。
按照《交通强国发展纲要》的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以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交通强国的目标。
根据“纲要”要求,要建成“三个网”:即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组成发达的快速网;由普速铁路、普通国道、航道、油管道组成完善的干线网;由普通省道、农村公路、支线铁路、支线航道、通用航空组成广泛的基础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交通强国纲要》对通航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广泛的基础网中列入了通用航空项目,其中包括: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具备旅游、农业作业、应急救援等功能的通用机场建设;完善民用飞机产品谱系,在大型民用飞机、重型直升机、通用航空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大力发展支线航空,推进干支有效衔接,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完善航空物流网络;提升航空货运效率,开展低空飞行旅游等。这一系列的要求,代表着通航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绿色环保通航将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航空运输量的迅猛增长,航空业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航空业每年排放5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人类产生二氧化碳总量的2%到3%,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预计2050年飞机燃油带来的碳排放量将达到目前水平的3倍。在刘院士看来,采用传统燃油动力的通航飞机,将逐步退出市场已成为必然趋势,绿色环保通航将是世界未来通航的重要发展方向。
“化石能源总有用完的一天,未来清洁能源通航飞机必将取代传统燃油动力通航飞机。刘院士表示,在各种清洁能源通航飞机中,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的氢能源通航飞机具有明显的优势,氢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安全可靠。总之,绿色通用航空产业必将成为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刘院士表示:“要实现两个100年的宏伟目标,实现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我觉得重庆举行英才大会很好,很必要、很及时。通过大会可以吸引全世界精英人才聚集在此,共创重庆经济发展新机遇,希望2019重庆英才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院士说丨中科院院士闫楚良:重庆地形很适合发展无人机应用
11月9日,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正式开幕,多名专家院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航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传播绿色航空科技理念,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看来,未来无人机发展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重庆的地貌就很适合无人机应用,可以支持和带动多个行业发展。
前,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绿色航空”成为世界航空产业关注的焦点,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有助于引领航空业发展新潮流。在闫楚良看来,随着一些落后的汽车被淘汰,未来交通相当大一部分将通过飞机来实现,所以无人机、小型直升机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无人机作为高科技、新智能行业,在各个领域都有重大突破,未来还将被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中国科学院院士闫楚良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近几年,无人机发展迅猛,已经从单一的消费领域拓展到植物保护、测绘、物流、应急等多个领域,并在深度融合中不断涌现新的商业模式。
在闫楚良看来,未来的无人机会变得更智能化。就如同手机一样,各种适应现代社会的智能元素都会融入其中。而对于重庆来说,重庆的地形非常适合发展无人机,应用市场空间非常大,并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应用到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救援等领域。“特别是物流方面,无人机将发挥很大的作用。”闫楚良说,比如一些偏远的山区,交通运输非常不便,要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但运用无人机的话,就能实现快捷高效的投递,不但节约成本,还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黎静 摄影李野)
华龙网:国内首个绿色航空科技论坛重庆开幕这些活动带你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9日22时30分讯(见习记者余志斌)今(9)日,首届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正式开幕。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15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为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并为国内首个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揭牌,发起成立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的倡议。
2场主题活动助力行业发展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重庆交通大学共同承办,以“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为主题,突出绿色航空理念,契合绿色航空发展需求,是国内首个绿色航空科技论坛,并将永久留在重庆举办。
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在开幕式上指出,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航空产业事关国家安全稳定,重庆已将航空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重庆航空业必将实现高速发展和跨越式突破。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和创新,会上,150余名嘉宾共同见证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签约揭牌。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李天安提出,这是国内首个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在国内首次提出“军民融合型”绿色航空系统性科技和产业发展,旨在围绕军民融合发展,面向绿色航空领域,聚集优势资源,着力创新驱动,推动航空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和成果孵化。同时,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论坛发起成立“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倡议。发起单位代表、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教授登台宣读倡议书。
董健康提到,“航空绿色能源动力产学研联盟”致力于搭建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科研合作平台,促成产、学、研三方共享的科研合作。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最迫切的技术需求、最实用的技术方案;联合开展航空绿色能源动力科技探索和技术攻关,共享创新绿色能源科技成果,共同推进飞行器和航空动力、先进材料和再制造技术领域中的绿色、高效、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
16场主题报告解读行业动态
“飞机数量少,机场不足,从业人员匮乏该如何解决?”“如何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交通强国发展进程?”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等6位专家学者以“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航空能源动力”为主题,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刻的主题报告。
“交通强国背景下,通用航空迎来了哪些历史性发展机遇?”刘大响院士用生动的事例和数据解析国内外通用航空发展差距,深入研究绿色通航发展趋势,解读智能无人机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前景,为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言献策。
如何从科研领域实现“航空动力赶超呼唤颠覆性创新”?徐建中院士依托多年研究得出的翔实数据,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为现场嘉宾答疑解惑,发表了一场生动的演说。
超燃冲压发动机作为高超声飞行器的动力装置,是必须要攻克的首要关键技术,报告现场,83岁高龄的乐嘉陵院士从数值模拟、地面实验和飞行实验等不同方面做出了详细解读。
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等3位专家学者也从“新能源电力系统与交通电动化”、“电燃料储能新技术”等角度做出了精彩的专题报告,赢得现场嘉宾阵阵掌声。
10日上午,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立杰等10位专家学者将继续从不同研究方向,交流国内外绿色航空科技的研究成果、探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推动绿色航空可持续发展。
https://h5.cqliving.com/info/detail/2146130.html?cid=2146130&vfrom=cms
重庆电视台:首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在渝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