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1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主办,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以及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协办的“首届全国青年地理学家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会议以“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青年地理学家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设置1个主会场,49个分会场,包括院士、教授在内的10位专家做了特邀报告,5位青年学者做了青托报告,来自全国地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相关行业的从业者1000余人参加会议,来自全国8所高校的学生队伍在首届全国地理学青年辩论赛上友好交流,就地理学相关问题进行思想碰撞。
首届全国青年地理学家大会开幕式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做了题为“地理学的灵魂”的报告,系统讲解了地理学的发展、综合理论、空间与过程以及系统思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冯起院士以“防沙治沙”为主题,讲解了中国荒漠化防治发展历程、中国荒漠化治理典型模式、特殊环境下防沙治沙技术以及国际防沙治沙领域合作基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院士重视乡村发展,做了题为“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地理研究”的报告。杨林生研究员、李新研究员、李军轶院长、史贵涛教授、刘晔教授、程昌秀教授以及鹿化煜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地理科学集成方法检视与再思考”“美丽中国建设地理学视角”“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学科建设发展”“南极雪冰记录的大气氧化环境变化特征”“中国城市蓝绿空间对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研究”、“新时代自然灾害态势只能感知的实践与方法探索”以及“浅议亚洲自然地理的形成”特邀报告。同时邀请了陈圣乾、高培超、高权、王恺文以及程颖等学者分别做了题为“全新世不同环流控制区沙尘暴驱动机制的时空分异”“基于复杂网络的全球复合高温干旱事件遥相关探测”“从‘引才’到‘留才’:技术移民的跨国流动与地方嵌入”“全球跨境流域复合干旱的变化、影响及原因”以及“历史时期森林演变过程与气候驱动”的青托报告。
图1 开幕式现场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风险预警科研创新团队官冬杰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聂家龙、奚琴、李梦丹、叶代伟、石一彤参加了首届全国青年地理学家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报告年会。
图2 团队参会人员合影
首届全国地理学青年辩论赛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举行。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齐鲁师范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20余名学生辩手,就“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实现碳中和应该以修复自然为主还是管控人类活动为主”、“时空大模型是算力为王还是数据为王”以及“地理学科研究应趋向于专业综合还是专业分化”4个辩题展开辩论。在首届全国地理学青年辩论赛中,重庆交通大学团队成员聂家龙、奚琴、李梦丹、叶代伟、石一彤各司其职各展风采,与参赛队伍进行友好交流,获得辩论赛三等奖与优秀组织奖,其中叶代伟获得团队优秀辩手奖。
图3 团队获辩论赛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辩手奖
团队成员李梦丹在“人类活动与环境交叉融合”分会场作了题为“长江经济带多维度、多尺度城市蔓延判别及影响机理分析”的报告,奚琴在“生态游憩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会场做了题为“长江流域生态补偿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量化及多情景模拟”的报告。团队旨在“走出去,引进来”,在分享团队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与在场专家和相关研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学习掌握最新的学术前沿。
首届全国青年地理学家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为国内外青年地理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学术成果的平台,会议探讨了地理学前沿与发展问题,为促进青年地理人才快速成长,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与技术创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提升了学会对青年地理学者和广大研究生的凝聚力。
重庆交通大学山区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风险预警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加强了与国内地理学相关领域学者的交流。团队成员在此次会议中丰富了视野,得到了锻炼,同时展现了团队在领域内的研究特色与学术成果,为了解和学习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