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托5.25心理健康节契机,聚焦学生突出心理问题,立足岗位,积极行动,采取五项举措切实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效,巩固学生心理健康屏障。
用好网络平台,拓宽宣传教育路径。主动运用网络新媒体阵地,聚焦学生心理成长困惑热点和重点,打造网络育人品牌,涵养心理育人校园网络文化。5月,首次开启“人间烟火小欢喜”直播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覆盖1000余名学生,获赞30余万次。此外,还新增线上成长打卡、心灵电台、在线微课等活动,运用新媒介积极赋能心育工作开展。
建好成长计划,凝聚育人中坚力量。遴选200余名学生心理骨干充实学生心理骨干队伍,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学生识别心理问题、帮扶朋辈和组织班团活动心理的能力。深入推进咨询师成长计划,常态化开展案例督导、案例研讨、会商评估等,持续提升心理工作队伍专业素养和胜任力。已建成由7名专职咨询师、3名外聘精神科医生、28名兼职咨询师和24名心理辅导分中心负责人联合联动的一支专业工作队伍,切实整合了优质资源,提升育人合力。
做好主题活动,激活品牌影响效应。聚焦学生心理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类心理主题教育活动。4月起,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及各学院心理辅导分中心开展“聚爱起航,悦享成长”心理嘉年华活动、“心向阳光”心理主题晚会、“携手向阳”心理趣味运动会等专项活动近30项,覆盖师生10000余人次。
抓好教育融合,打造特色心育项目。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维度,积极推动“心理+”特色心理育人项目建设。近期,经个人申报、评审会审定后完成24个“心理+”育人项目的立项工作,涵盖“心育+党团建”“心育+美育”“心育+反诈防骗”等,切实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多维融入学校教育全程、全方位。目前,10余项目已落地实施,其他项目均在积极推进中。
育好宣教成果,凝练精品实践范本。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征集到101份学生心理活动成果小报、86份心理微课和微电影、86篇心理成长感悟征文以及4份心理育人案例报告,充分展现学生心理成长历程、班级心理主题活动成效以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情况。我校选送马克思主义学院微课《“心”路“心”征程》获重庆市大学生心理成长论坛片区决赛第一名;推送11份微课、贴士和案例作品到市级平台参赛。
五项举措在学生群体中引发积极回应,覆盖15000余人次,为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将继续建强工作队伍、持续优化心理育人机制,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深耕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