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璐,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德邦俱乐部会长和心灵公益服务团部长。秉承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她获得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称号,从校赛、国赛到美赛的数模竞赛一路斩获奖项,是物流专业竞赛国家奖获得者。现已推免到重庆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这一路走来,我虽磕磕绊绊,但幸好,正在成为喜欢的自己。
——题记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覃彪喜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写道:“大学生真正要学的并不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而是将这些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对于这句话,王佳璐有着自己的理解“一位学姐曾说,大学四年是一个建立三观的过程,不仅需要通用拓展学识,积淀人文素养,增加自我学识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储备专业知识,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大学我们要学会全方面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才是大学的意义。”四年大学时光,王佳璐去做了好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听民谣,和留学生做朋友,学跳舞,学古筝,自学尤克里里,让自己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这个外表娴静的女孩子在双福图书馆,A01、三教的教室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被管理员催的夜晚,她努力前行,只为她心中的大学之道。
孤独和自律,还有个名字叫拼搏
刚刚进入学校的王佳璐,和无数的同学一样,对自己未来的样子充满着期待,想要做得八面玲珑,处处讨喜,可是最后她发现,最难做的,其实是做好自己。“‘孤独’被很多人看做是一个偏消极的词,但是在我们追求梦想的路上很难找到有相同轨迹的人,有些人因为害怕‘孤独’,选择刻意迎合,选择宅在宿舍,选择颓废。如果能遇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脚步一致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如果没有,选择‘孤独’的去奋斗,也是成功的一条捷径。”王佳璐如是说,“其实,‘孤独’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让你静下来心来,厚积薄发,做更好的自己。”
在自己拼搏的路上,王佳璐坦言了许多个“逼迫”:没有人逼她每天背单词,没有人逼她离开宿舍去学习,没有人逼她每天在自习待到整栋楼漆黑无声,没有人逼她成为团队奉献者,没有人逼她为了参加比赛来回奔忙,主动承担最多的责任,没有人逼她在比赛时给自己强加压力,通宵达旦。可是,王佳璐选择了这样的“逼迫”,自律到极点的生活,枯燥无味的“三点一线”,四年春秋,四年风雨,从寝室到图书馆的路上,留下她无数个脚印,她说:“我还年轻,我想要拥有更多。”
要成为自己的光
二十岁左右的王佳璐,经历了一些挫折,变得敏感,焦虑,迷茫,但她依旧很想追逐美好。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王佳璐看许多心理书籍或者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她把这种行为比作给自己充电,然后又能量满满的继续努力了。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很多人就此退缩,但她说:“与其担心未来,不如接纳自己,只有奋斗才能给自己安全感!”电影《青春派》中,男主角在毕业典礼上说:“泰戈尔说过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在交大的日子,她成为了喜欢的自己,感恩母校,感谢这一路陪伴的老师。在经管的办公楼上写着“优秀是一种习惯”,王佳璐把这句话铭刻于心,“不要害怕未来,害怕落后于他人,接纳自己,去努力,你会成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