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专访港珠澳大桥建设者刘卫:三千重庆建设者没有哪个掉链子
23日9时30分,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刘卫,当天下午在接受重庆晚报记者(报料热线:966988;邮箱:3159339320@qq.com)采访时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等女儿放寒假时,我要带她坐大巴通过港珠澳大桥去香港耍一天……”
母亲弥留之际他泪如雨下
刘卫,55岁,重庆市南岸区人,老家在四川省绵阳市,重庆交通大学2005届工程硕士,毕业后在重庆安家。刘卫脸上黑黢黢的皮肤藏着皱纹,给人的最初印象超过实际年龄五六岁。这是长年在户外工作的烙印,它除了记录工作的艰辛,还刻画出跟家人长期分离的愧疚。
“2016年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关键年,也是我最愧对家庭的一年。”刘卫回忆,那年3月初,老家的母亲生重病。因为工作无法脱身的他自我安慰,或许母亲的病经过治疗能够很快好转,等他工作不忙了就立即回家看她老人家。
刘卫没回家,母亲的病情也没好转。6月初,母亲突然病危,他才买了当晚的机票赶回去。在老家,愧疚的他守了母亲两天,母亲还是永远走了。弥留之际,母亲望着他说,理解他工作忙,希望他在老家多留几天。他哽咽无语,禁不住泪如雨下。办完丧事当天,他坐上飞往珠海的航班。
铁汉柔情深夜回家拥抱妻儿
“对于家庭,我始终有一种愧疚的心情,不只是对母亲,还有女儿。”关于家的话题一旦聊开,刘卫脸上已经看不到他在工地上的铁汉表情。他说,女儿是他内心最柔弱的部分。
“1997年,女儿还有十来天出生,但广东清远工地需要人,我立马飞到了工地,直到女儿出生两个多月才第一次见到。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
“多少次答应女儿回来,但一次次失约。女儿说,在成长的路上多少次需要父亲的陪伴,再不回来我都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了。她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一想起就特别难受,觉得亏欠她太多。”
“女儿18岁成人礼前,她早早约了我,我答应一定从港珠澳大桥赶回去陪她。生日那天,由于平台车技术方案第二天要主持评审会,我必须准备资料、审查方案。到晚上才突然想起,便马不停蹄乘坐当晚的飞机,在深夜12点前‘如约’赶回家。当我推开门的瞬间,女儿和老婆非常惊讶。一声‘我回来了’,三人立刻拥成一团,我再也抑制不住泪水……自己亏欠这个家太多太多了!第二天凌晨4点我又不得不起床,赶飞机返回珠海,主持9点开始的方案评审会。”刘卫说起往事,仍是一脸的愧疚。
三千重庆建设者没谁掉链子
2001年~2008年,刘卫任山东高速建设机电总监;2010年,刘卫在陕西安康至毛坝高速公路建设中任机电总监;2012年,刘卫在四川文献高速建设中任机电总监,此监理项目获四川天府杯奖……2015年,刘卫成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总监理工程师。
刘卫透露,有约3000名来自不同项目的重庆人为港珠澳大桥修建作出了贡献,这个数据是他监理大桥主体工程交通工程2年多得知的。
“重庆人没在建设中掉链子,工友们都是早晨6点起床,早饭后就开始干活。海上风大日头也毒,我没听到有人抱怨工作环境。”他强调,重庆工友没为家乡丢脸。
他说,在工地,每个人都需要穿防刺工作鞋、工作服及裤。夏天时,桥面温度高达50℃,重庆工友们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作为监理,他与同事最多时一天要走五六公里,而且是钢箱梁里。钢板被阳光烤得滚烫,箱梁里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只有走到箱的两端风口处才能感受到相对的凉风。
夜晚,这些钢箱梁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美丽的弧线,横跨海面。桥面上的“中国结”“海豚”“风帆”三个巨型景观在洋面上熠熠生辉,它们已成为港珠澳大桥以及伶仃洋海面上的标志性景观。
保护白海豚垃圾也是监理对象
港珠澳大桥的主体桥梁部分标段,毗邻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界曾忧心大桥建设可能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被迫改变。
“它们很可爱,成年的是灰白色,幼年的是粉色。我们偶尔会看到它们露出海面戏水。我发现,去年以来它们露出水面的几率较以前多。”刘卫透露,上周,他看到了三只海豚,其中一只粉色幼年小海豚跟着成年海豚游,忽左忽右特调皮。
他透露,大桥管理局聘请相关机构,在施工前期就做了大量观测,给保护区里的白海豚拍了20多万张的照片。所以能辨别出不同海豚,每只白海豚都有编号,有标识码。目前,通过有效观测,伶仃洋水域的白海豚数量在增多。
“守护白海豚,我们把垃圾也纳入监理范畴。桥面临时厕所产生的垃圾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清运,工友吃饭后的餐盒要收集后一起清运。”他说,整个大桥施工衍生的施工及生活垃圾都是监理对象。
等到今年寒假要带女儿去香港看一看
“昨天晚上,我跟女儿通了电话。她说从网络上知道了港珠澳大桥快通车的消息很兴奋,说爸爸劳累几年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说起女儿,刘卫语气中难掩自豪,“女儿懂事了,会心疼和关心我了。”
去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仪式上,作为监理方代表,刘卫与管理局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一起按下了启动键。
他说,他还记得在亮灯仪式上的发言,“亮灯的背后是供电系统的全面投入运营和使用,包括3个变电站和几百台变压器的正常运营,也就是电路的贯通,这对于交通工程,乃至港珠澳大桥本身就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去年暑假时,我带女儿来过工地,带她看灯时她特别激动。”他说,女儿对眼前的工程很震惊,在去海底隧道看我的工作环境时,对里面设施的独特用处说了好几个没想到。他看得出来,女儿为他这个能投身超级工程建设的父亲感到自豪。“等到寒假,我要带女儿坐车通过港珠澳大桥去香港看一看。”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黄艳春/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