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新闻首页>>时政要闻

字体:【小】【中】【大】打印:

“国之重器,创新跨越:大飞机与航空动力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大响教授做客明德讲坛

日期:2019年06月28日 13:50作者:宣传部来源:宣传部、航空学院点击率:

6月27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大响教授做客我校明德讲坛,在南岸校区二教四楼多功能厅作了题为“国之重器,创新跨越——大飞机与航空动力发展的新机遇”的讲座。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航空学院及学校部分师生代表聆听讲座。郑旭煦副校长主持讲座。

“被誉为‘工业之花’‘ 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发动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大响院士回顾了飞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对我国发动机未来发展的前景寄予厚望。刘大响院士说,动力是划分航空技术发展时代的重要标志,动力的发展使飞机飞得更高更快更远,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更是我们夜以继日、为之奋斗的“动力”!

刘大响院士对比了活塞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并通过播放我国某机型的试飞视频,向大家展示了高性能发动机为战机提供的优良机动性,讲述了各型航空动力及火箭飞行包线展示。“高超声飞行时代即将到来”,刘大响院士动情表示,随着航空与航天动力技术的结合,第三次动力“革命”也将随之到来,届时,新一代超声速民机可在常规机场实现水平起降及低噪声、零排放,人类“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将成为现实,也更有可能实现廉价、快速地天地往返!

“当然,我国发动机要走的路还很长,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但我们从不畏惧艰难险阻!”随着我国军、民用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未来发动机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大响院士将其概括为“三高四低一强”,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压比、低油耗和低噪音等;在此过程中,航空发动机需要适应高温高压高风速等各种极端工作环境,并需通过吞鸟、机闸包容和吞冰雹等高难度试验的考验,无疑挑战着工程科技的极限,因此,要取得成功实属不易。

刘大响院士说,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航空动力发展面临的新机遇,要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研制装备,自主保障;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为目标,在新的时代明确发动机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中国的大飞机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坎坷,但不论何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对大飞机的梦想从没放弃过!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发展道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之精神,奋勇实现从“跟踪研仿到自主研制”,从“航空动力大国到强国的转变”的宏伟发展目标!

“一个人要想在将来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年轻时就必须刻苦学习,培养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刘大响院士结合自身经历,对交大学子提出寄语和希望,希望同学们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放飞梦想、共创明天。“你们要志存高远,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之大格局中,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奉献!”

互动环节,针对“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最大难题”等问题,刘大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讲座结束,学生代表给刘大响院士送上了鲜花,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明德讲坛后刘大响院士与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合影

刘大响,1937年10月生,湖南祁阳(今属祁东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86年起任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原624研究所)总工程师和第一总设计师;现任中航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国家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动力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享:

编辑:黎昱睿

审核人:陆志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