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客户端-华龙网9月10日9时37分讯(何婷李婷婷)“如果没有认识我的老师,我不会跨界到土木工程行业,更不会有今天的我。”15年前,杨建喜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教师,如今已成为一名出色的桥梁监测专家,从计算机领域跨界到桥梁领域,他的人生轨迹在一次次抉择中发生了变化。
而照亮他人生路的,正是自己的恩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获得者、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周建庭,这对曾经的师生,如今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中坚力量,在“信息+桥梁”的学科交叉领域成绩骄人,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机缘巧合”下的两次人生转折
15年前,杨建喜重回母校重庆交通大学,成为一名普通计算机教师之时,他从未曾想过15年后,自己会成为一名“信息+桥梁”的交通领域专家。
“当时,周教授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合作开展桥梁健康监测项目,需要编写程序,我也参与其中,主要负责数据整理和分析。”与恩师周建庭的相识,让杨建喜开始接触桥梁领域,这让他的人生发生了第一次转折。
2004年-2007年,杨建喜虽然在重庆大学攻读软件理论专业工学硕士,但是,仍屡次与周建庭共同做一些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杨建喜对“信息+桥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编程不是纯粹的编程,桥梁也不完全是桥梁,多学科交叉会碰撞出一些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周建庭也非常看好杨建喜的潜力。
当时,硕导曾多次推荐杨建喜考本专业博士,杨建喜也在重庆大学报了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然而,人生却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来跟我一起跨界研究‘信息+桥梁’吧!”惜才、爱才的恩师多次主动“邀约”,让杨建喜陷入了纠结之中,到底是继续深耕本专业?还是破釜沉舟从“零”开始,跨界到新的领域?杨建喜一度难以抉择。
经过再三考虑,杨建喜最终选择了后者。“原因有二,其一,是自己对‘信息+桥梁’领域非常看好,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二,被周教授兢兢业业、务实低调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如今谈起为何会收杨建喜为徒,周建庭说,“我收学生的标准,只有两个,人品好和专业好。”
选择不同,人生就会不同,正是因为这两次重要的人生抉择,让曾是“程序员”的杨建喜踏上了学科交叉的创新之路。
桥梁“菜鸟”如何成为专家?
2011年,刚过完春节,“年味”还未褪去,周建庭就从浙江老家赶回重庆,迅速召集团队4、5名成员,共同冲刺“山区拱桥建设与维护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国家奖申报材料。
在此之前,材料已经足足准备了一年。在最后的申报关头,严谨的周建庭高度重视。虽最终申报材料不过五页,每个创新点的阐述也不过百余字,他却带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推翻,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连续熬夜半个多月。
从准备资料、送审到项目验收和结题,周建庭总是细致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精神让杨建喜深感钦佩和感动,也悄然改变着杨建喜的治学态度。
终于,努力得到了回报,2011年,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周建庭第一个双主持(个人和学校均第一)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项,实现了重庆交通大学高端成果突破。杨建喜在该国家奖上榜上有名。
然而,当初刚踏进交通领域的杨建喜,还只是一个对桥梁“所知甚少”的“菜鸟”,“我学计算机的,什么传感器、代码,我当然懂了,但是对桥梁结构、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我却是一窍不通。”
周建庭对这个“菜鸟”学生从未灰心,反而倍加“照顾”和耐心指导。
为了补足“短板”,周建庭从“零”开始对杨建喜进行“查漏补缺”,并拜托其他教师对他进行专业指导。“那时候,我们的办公楼隔得很近,我在5楼,周老师在2楼,只要一看到他办公室开着门,我就赶紧跑过去问问题。”就这样,在恩师的耐心指导下,杨建喜的桥梁知识才一点点补起来。此外,在生活上,周建庭对杨建喜也进行各种支持,帮助他及家人共渡难关。
经过3年的“千锤百炼”,杨建喜博士毕业后,很快从讲师成长为副教授、破格升为教授,直到现在的省部级人才。科研成果同样成绩显著,目前,已获得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我的老师不仅为我指引了人生方向,还指引着我如何实现这个方向,并且不断给我鼓励,激励我前进,让我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杨建喜直言,这是周建庭教授馈赠于自己最大的恩情。
“润物无声”烙下恩师的影子
刚刚过去的暑假,酷暑难耐,重庆交通大学校园内,往来的人寥寥无几,直到深夜,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楼院长办公室的灯始终亮着。
每次节假日,不管酷暑严寒,周建庭总会带领学生坚守在实验室和办公室,一头扎进科学研究,这也已成为他多年来的日常。周建庭认为,假期人少,校园安静,其他工作也较少,是做科研最好的时间。
“对科研满怀激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这是我最敬佩老师的地方。”在杨建喜的印象里,周建庭从未有过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当全栋楼的灯都熄灭了,我还经常看到,周教授的车仍然停在楼下”。
实际上,周建庭在育人上,也同样如此。为了鞭策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研讨会,共同分享近期学习研究的困惑、收获。研讨会“迫使”学生必须正视学习和科研中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要决胜千里,首先就是严格的自我管理能力。”周建庭说。
作为“头号”博士生,杨建喜身上烙印着太多恩师的影子:严格的时间管理、走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之路、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严谨的教书育人态度……数不胜数。杨建喜开玩笑说,“有一次为学生修改论文,学生说,‘杨教授,你现在的神态、动作、语速,甚至眼神,都和周教授很像。’在我看来,也许这就是老师带给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是的,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师道传承!
目前为止,周建庭已培养出硕士、博士、博士后145名,他们很多已成为高校教授、研究院所研究员及行业的杰出工程技术人才,正在为祖国的交通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成功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一群人”。在周教授的带领下,科研团队日益壮大,从刚开始的寥寥几人,到现在的60多名,并且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的优秀人才。从研究内容上,学科交叉的融合越来越有特色,向“信息+桥梁”、“物理+桥梁”、“材料+桥梁”方向不断深度融合。
经过多年的努力,周建庭的团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项;发表学术论文263篇(SCI检索56篇、EI检索48篇),出版著作8部;研究成果在西藏、四川、湖南、云南、广西、重庆等全国12个省市区的456座桥梁加固工程和26座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环保效益。
“周建庭教授是我们重庆交通大学的一面旗帜,他低调务实,潜心教学与科研,作为他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应该加倍努力,再做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回报恩师、回报学校、回馈社会和国家。”杨建喜说。